国家会议中心:感知北京 沟通世界
发布时间:2015-11-13第七届北京影响力评比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在最近公布的“最具影响力的十大企业”20强候选名单中,接待过APEC北京峰会、京交会、世界广告大会等重要活动的国家会议中心赫然在列,成为入选的唯一一家专业会展企业。
作为城市发展的新地标,国家会议中心承载了哪些城市特点呢?
北京速度
2012年5月28日,首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京交会”)在国家会议中心顺利拉开帷幕,展览面积达50,000㎡,不仅使用了场馆全部展览区域,更临时搭建了部分展览场地。而前一场大型展览于5月26日结束,留给京交会的布展时间只有不到48小时。于是,忙碌、紧张却不失条理的布展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5月27日晚,时任北京市市长郭金龙到国家会议中心检查京交会筹备工作,得知整个展馆在48小时内布展完毕时,他称赞:“这不仅是‘北京速度’,同时也是‘北京质量’”。
国家会议中心的确是一家颇具速度的场馆。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转型是全世界奥运城市共同聚焦的话题甚至难题,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国际广播中心(IBC)、主新闻中心(MPC)、击剑馆及媒体酒店所在地,国家会议中心的转型显得游刃有余,2009年11月,国家会议中心正式营业,成为中国乃至亚洲首屈一指的会议中心。2010年首个完整运营年便盈利,开创了国际上大型会展场馆首年盈利的先河,这些突破迄今仍为行业同仁所津津乐道。
转型速度快,经营业绩优的外在表现,是内在不断积累的结果。从2009年开业到2015年10月31日,国家会议中心共接待会议及活动4871个,展览458个,忙碌程度可见一斑。这就需要场馆在接待的各个方面都拥有“北京速度”。APEC北京峰会领导人会议周期间的11,000㎡宴会4小时翻台,上万人就餐1小时完成,大型团队办理入住国家会议中心大酒店不超过20分钟,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6年来国家会议中心经营始终保持稳健发展,究其原因,国家会议中心的营销部门始终重视分析行业特点,迎合市场速度,不断开发新的客户。如今,国家会议中心已经成为互联网行业会议的聚集地,仅2015年便有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全球软件案例峰会、全球互联网技术大会等在中国乃至国际等颇具影响力的项目落户于此。
北京质量
一场成功展会必然是速度与质量相结合的结果,无论在组织过程中经过哪些曲折,出现多少意外,最终活动都应展现得顺畅圆满,而场地方作为会展活动的最终展现平台,是整个会展活动的重要质量担当。在承接重大活动时,国家会议中心的服务表现已成为北京服务质量的代言。
餐饮作为会展服务的重要一环,对国家会议中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何将万人餐饮做得好吃?如何将会期的每一餐都做得有既好吃又好看?答案只有两个字:创新。为了加快创新的速度,国家会议中心采用以赛代练的方式全面提升场馆服务水平。以11月10日举办的技能大赛为例,参加角逐的5套主题西餐均以羊肉、紫薯、时令蔬菜以及水果等为主要食材,要求厨师在食材固定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种“命题作文”直接考验了参赛选手的创意水平;再看中餐的竞争在婚宴、寿宴、素宴、商务宴和养生宴5种主题中展开,不仅要求菜品创新,更要求主打菜品与主题摆台相辅相成,丝丝入扣。再从饮食搭配上看,均迎合季节特点,蕴含着秋冬进补、养生的意味。这样的技能比赛只是国家会议中心众多比赛中的一种,除此之外,做床、礼仪类的服务技能大赛,点钞、验钞的财务技能大赛等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都常态化地开展。
服务质量的提升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稳定。经过6年的发展,国家会议中心致力于将服务流程标准化、体系化,构筑更加稳定和严谨的发展基础。2014年1月1日,国家会议中心启动了为期两年的“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工作,成为国内会展场馆的首家试点单位,目前已通过中期测评。国家会议中心各部室结合岗位职能,研究和制订各项标准,覆盖业务范围的各个方面,涉及场馆服务各个细节,最终将构建起服务业标准化体系框架。
此外,国家会议中心深知自身在会展业中所承担的角色和责任,积极参与各项行业标准的研制。2013年8月,在会展行业标准宣贯启动仪式上,商务部公布了《会议中心服务运营规范》、《展览场馆服务运营规范》、《展览服务(布展工程)单位经营服务规范》、《专业性展览会登记的划分及评定》、《展览服务企业资质评估指标》、《专业组展企业资质评估指标》共6项部颁标准,得到了行业的普遍认可,国家会议中心参与了前4项标准的起草工作。2014年8月,由国家会议中心独家研制的《会议分类和术语》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这是国内会议业的第一个国家标准,为行业数据统计和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据。
中国服务
2014年11月17日,2014APEC领导人北京会议周落下帷幕不到一周,北京日报头版刊发了题为《精心诠释“中国服务”国家会议中心添彩APEC》的文章。自此,国家会议中心的服务在北京速度和北京质量之后,有了更高的解读——中国服务。这一解读不仅诠释了国家会议中心在服务APEC中的表现,更为今后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2014APEC领导人会议周的接待中,国家会议中心力求将中国元素融入到会议接待的每一个环节。首先是展示中国礼仪之邦风采的服务,为此国家会议中心在一年的筹备时间里开展了仪容仪表、外交礼节等200余期次培训,细致到站姿、坐姿、微笑等每个方面,近3万人次参与其中,最终在APEC为期6天的接待中,身着带有中式设计细节工装的服务人员,表现出大气、亲和、舒适的妥帖服务,为APEC的圆满接待奠定了基础;APEC会议周的餐饮将民族特色与世界风味充分融合,呈现“融五洲口味,展中国文化,秀北京特色”三大特色,澳洲水果雪饼、新加坡香辣米粉、菲律宾烩鸡等五洲风味特色食物和担担面、小笼包、年糕等中国特色美食,外加宫廷小窝头、芸豆卷、驴打滚等北京小吃丰富了餐桌,有吃头的同时也有看头,包括兵马俑、老北京四合院、百鸟朝凤等22组融合中国元素的食物雕塑缤纷呈现,为APEC增加了亮点。
APEC的接待使国家会议中心积累了重大外事活动的服务经验,场馆经营范围无形中拓宽的同时,也从某种意义上使国家会议中心从城市地标跃升为国家地标,这就需要场馆进一步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灵活地应用到会展活动接待的各个方面。8月30日,2015北京国际田联世界锦标赛闭幕晚宴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作为世界田径锦标赛举办期间唯一的一次全体运动员参与的大型宴会活动,这场活动被赋予了为运动员留下“中国记忆”的使命。在晚宴现场,缩微版红绿相间的跑道、冠军小糖雕、代表各个田径项目的精致糖人,在舞动着吉祥物“沙燕儿”、戴着奖牌的兵马俑的“中国环境”映衬下,整个现场显得欢快而别致。
可以说国家会议中心在餐饮中已经根据不同主题将中国元素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下一步,中国服务更将作为一个整体贯穿于会议的各个环节中。10月16—18日,第六届香山论坛选址国家会议中心,这也是该论坛首次选址于此。为了向参会客人呈现出北京最美的秋季,无论会场、茶歇还是午晚宴,国家会议中心都力求还原香山脚下的氛围。在会场可以看到满场的仿真枫树,有层林尽染的观感;茶歇的长桌堆满了厚厚的红叶,有落叶知秋的意境;闭幕晚宴上香山微缩景观、千万红叶等元素的综合运用,将春华秋实的意境和祝愿表现得完美无瑕。专业服务配合会议主题和情景深度融合,将是未来品牌会议发展的重要方向,更是中国服务应体现的题中之义。
影响全国
6年的经验积累,APEC会议周、京交会、香山论坛等重大活动的接待极大地提升了国家会议中心的影响力,使这座场馆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中国会展业的一种代言。现在,国家会议中心正在不断探索,将这种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将会展场馆在城市乃至国家发展中应起作用进一步挖掘。
一个专业会议组织者(PCO)或者承办方在组织或者承办一场会议活动时,不仅需要熟悉会议行业本身的运作流程,更要对其所组织的会议所属的行业有着基本的了解,这样在会议的统筹安排中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国家会议中心每年接待近千个会议活动,拥有丰富接待经验的场馆运营人员不仅对场馆的每一间厅室的使用情况熟捻于心,更对一些会议热门行业有着清晰的理解和判断,深刻认识到提前介入上游是活动成功的重要保证。缘于此,2012年11月开始,国家会议中心成立了会展部,开始了向上游探索的步伐。从2013年开始,陆续承办了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会展板块”、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全国营养科学大会等多个展览、会议项目;主办了全球会展业高峰对话——ICCA全球年会会前会、会展业市场化的互联网思维论坛、移动互联网·会展业高峰论坛;联合主办了北京国际食品安全检测设备展览会(FIE 2014)和首届高端学术会议发展论坛暨展洽会等。通过这些活动的承办与主办,国家会议中心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积累,帮助一些会议活动扩大了规模、规范了运作,提升了影响力,同时,国家会议中心也从中积累了重要经验,为继续策划和主办高质量、可持续的品牌会议奠定了基础。
不断探索自身潜力的同时,国家会议中心还注重分享和复制成功的经营理念,2014年10月30日,珠海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业,为城市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而这家会展中心正是由国家会议中心于2013年8月抽调得力干将,组成北辰会展输出管理的第一支团队来进行管理运营的。目前,珠海国际会展中心正式运营一年多,成绩斐然,最远预定已到2020年。同时,在北辰会展的领导下,国家会议中心还派出管理团队对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杭州奥体博览中心、南昌国际会展中心、宁夏国际会堂等多个项目输出管理,将重大活动的接待经验和场馆运营经验成功复制。输出管理项目的增多使国家会议中心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同时,也将APEC、京交会、北京国际电影节以及香山论坛等重大活动中体现的“中国服务”理念不断扩散,帮助各地会展中心取长补短,最终使整个产业的水平得到提升。
无论是北京速度、北京质量还是中国服务,这些评价或出于政府,或出于媒体,国家会议中心从未刻意制造影响,但却获得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成为北京乃至中国的代言,沟通世界的桥梁。究其原因,不仅因为它作为一个会展平台拥有沟通世界的广泛性,更因为它尽力而为、追求完美的风格和兼容并蓄,共赢共荣的精神,从中折射出的是北京作为中国首都,作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所体现出的卓越品质和深厚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