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优秀走向卓越——砥砺前行,国家会议中心这五年

发布时间:2017-07-20

    2017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家会议中心作为高峰论坛的首演主战场和主阵地,向全世界展现了近乎完美的中国服务,朝着引领世界风向标的会展场馆迈进。5年前,国家会议中心因为优秀,成为一种现象为人们热议。今天,国家会议中心因为卓越,成为会展业一种力量的存在。 
    卓越场馆,离不开国家会议中心的软实力。时光倒回5年,2012年,中共十八大召开,创新服务战略转型成为热词。这场重大的会议也为积极寻求转型,追求卓越的会展企业释放出了明显的信号。国家会议中心积极构建企业标准,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深耕于创意餐饮;拓展上游产业链、探索场馆管理输出。这个有着奥运血统的会展场馆五年来砥砺前行,不断创新,从优秀走向卓越。

    卓越场馆塑造引领世界风向标的会展平台




    国家会议中心为高峰论坛提供开幕式、平行论坛、双边会议,双边签约等24场、近70间的会议室服务         

     20175月,国家会议中心出色完成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接待任务,其惊艳的服务获得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这座场馆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与国家会议中心以往承接的重大活动规模相比,高峰论坛活动规格、标准更高,场馆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具有更高的挑战。作为其首演主战场和主阵地的国家会议中心攻坚克难、全力以赴,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再展中国会展第一服务的实力和创新力。 
     “尽管我们有多个重大活动接待经验,但仍以零经验、第一次的心态面对接待任务。以高度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开展工作。避免经验主义,以最高的标准,最好的状态,最实的措施,按照安全运行,万无一失,服务接待滴水不漏,力争增光添彩的要求来落实各项工作。国家会议中心党委书记魏明乾表示。 
         国家会议中心为高峰论坛提供开幕式、平行论坛、双边会议,双边签约等24场、近70间的会议室服务。不仅使用了会议区所有3万平米的区域,还以 11000平方米的展厅作为新闻中心,承担对中外记者的服务和保障工作。同时,论坛所有交通周转,班车,都在国家会议中心区域。一个敢于担当、责任感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国企形象也在此次服务中得到完美的演绎。 
       200911月正式营业,国家会议中心便开创大型场馆开业首年盈利先河,迅速成长为行业翘楚,到2012年京交会,2014APEC,其国家级会展平台凸显,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则开启了其引领世界风向标的会展之旅。国家会议中心向世界展示了勇于创新、敢于挑战的会展力量。





 首届京交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至今已连续举办五届





2014APEC领导人会议周,国家会议中心向世界彰显中国服务



    高规格的国际会议是一个场馆软实力的试金石,国家会议中心在服务此次高峰论坛过程中,取得了多个历史性突破,刷新多个数字。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大会堂转场,240余名服务员用162根吊线完成999个座位横平竖直,斜看也是一条线的布置,4个小时实现大会堂的华丽转身;从开幕式到高级别全体会议转场,仅247秒就完成…… 
    凭借高峰论坛的优质服务,国家会议中心再次实现跨越和腾飞,塑造引领世界风向标的会展平台,用优质、高效、严谨、规范、创新的管理理念和服务理念,缔造国家会议中心从优秀到卓越的目标和神话。 

    标准为王实力锻造第一会展品牌 

    作为中国会展场馆的领跑者,国家会议中心的经营模式、服务标准一直被誉为行业标杆。自成立之初便着力标准化建设,已形成一套完善的体系,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的服务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国家会议中心建立的企业服务标准体系涉及标准文件411项,标准详细到笔尖的朝向、椅子的间距等,可谓把会展服务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出标准,把每一个项目都做到极致。2015年年底,国家会议中心顺利通过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考核,成为国内首家建立起国家级服务业标准的会展场馆。 
    十八大后,为了加快会展业发展,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支持指导的全国会展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开展了11项展会国家标准制定。20138月,在会展行业标准宣贯启动仪式上,商务部公布了《会议中心服务运营规范》、《展览场馆服务运营规范》、《展览服务(布展工程)单位经营服务规范》、《专业性展览会登记的划分及评定》、《展览服务企业资质评估指标》、《专业组展企业资质评估指标》共6项部颁标准,得到行业的普遍认可,国家会议中心参与了前四项标准的起草工作。20148月,由国家会议中心研制的《会议分类和术语》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这是国内会议业的第一个国家标准,为行业数据统计和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据。难能可贵的是,2016918日,第39届国际标准化组织大会在北京举行,深耕于标准化的国家会议中心用金牌服务,收获了近700名中外代表的好评。 
    从200911月开业至今年531日,国家会议中心累计接待6428场会议,574个展览,秉承服务首都经济的理念,迄今为北京市带来的拉动收入已超过四百亿元。京交会上的北京速度APEC上的中国服务,国家会议中心稳定、高效的标准化服务极大地满足了客人本质需求的同时,也为国家会议中心赢得了良好口碑。国家会议中心用带有中国烙印的服务向世界展示中国不断提升的软实力。这个行业领先的国家级会展平台,成为外界了解北京、认知北京的窗口,更是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凭借优秀的服务、良好的口碑,夺得首都旅游紫禁杯和北京影响力最具影响力十大企业”,展览场地出租率和平均单价多次荣膺全国展馆中双料冠军…… 
    国家会议中心借助十八大后的发展战略机遇期,在积极构建企业标准、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的同时,也不断完善自身品牌战略规划、构建领先型的业务模式、实施多元化发展等举措,建立起由品牌、创新、服务所驱动的内涵式发展的增长模式。国家会议中心在201211月成立会展部,积极向会展上游链拓展,已成功主办了十余个项目。同时,国家会议中心将管理理念及运营标准复制到其他场馆。从2013年起,向珠海、杭州、南昌等地外派六支精尖的管理团队,将成功的管理理念输出到其他会展场馆。 

    深耕创新  独一无二的餐饮接待能力 

    外形似馕,饼干大小,吃起来松软可口,这款在高峰论坛上获得好评的茶歇点心叫做什锦迷你囊。厨师团队在新疆烤馕的基础上,对外形、口感方面进行创新,反复调配而成,寓意一带一路囊括四海,合作共赢。类似的创意美食在高峰论坛上不计其数,极大地提升了客人的会议体验感。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的什锦迷你囊

    餐饮在会展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国家会议中心打破业内固有的会议中心难以提供餐饮的思维模式,首个将会议餐饮提升到企业核心子品牌高度经营。场馆配备了面积达5500平方米的中央厨房,在会议中心的一二三层也都配置了厨房和备餐间。2012年,国家会议中心通过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22000)和HACCP认证,成为国内第一家同时通过这两个认证的会展场馆。从高端定制到商务套餐,从主题晚宴到西式酒会,国家会议中心的餐饮接待无所不能。在各大重要的活动中,国家会议中心利用餐饮这一特殊的载体,为客户带来完美的综合体验,向世界展示其创新力,持续提升场馆的竞争力。 
    国家会议中心可满足20000人同时就餐,这样的餐饮接待能力在行业内并不多见。高峰论坛开幕式当天,国家会议中心再次展现了其强大的餐饮接待能力,除会务服务外,国家会议中心提供单日用餐量累计达到33900人次,又一次刷新记录。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样高规格会议,几千人在相同的时间同时用餐,时间有限,不能排长队。这在任何会议活动中都是非常难以实现的。对此,国家会议中心为高峰论坛设计了多条人员分流的用餐路线,采取三种分流方式。在开幕当天中午,大宴会厅就餐人数超过2500,在集中用餐的情况下,没有出现就餐排队!这几乎有不可能完成的超高难度,但却奇迹般地实现了。 
    大雁塔、郑和宝船、用瓜果雕刻的LOGO墙,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这些艺术品引得嘉宾和媒体纷纷刷屏点赞,成为高峰论坛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此类创意餐饮既契合大型会展活动主题,又有效地传递中国文化,已在国家会议中心承接的多个活动中得以体现,如在20134月第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别有风味的老式电影放映机、巧克力制作的可食用胶片成为焦点;201411月的“2014APEC领导人会议周14组主题装饰点亮餐台;201510月举行的香山论坛,糖面微型香山公园,以松柏枝铺陈、金龙点缀,高颜值大获好评。同时,餐饮方面也秉承简约环保的理念,可食用的艺术品能常温保存长达6个月,在会展活动中得以反复地展示。 
    在砥砺奋进的五年,国家会议中心不断创新发展理念、模式、战略,打造了驰名中外的会展名片。企业以标准的服务赢得国内、国际的赞誉,缔造了会展界的传奇。通过一个个重大的活动舞台,一个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国企形象跃然纸上。 
    未来,引领世界风向标的会展场馆终现!